“做神仙不過是寂寥清淡,怎比得在人間幸福萬千。我欲乘風去,置身在人間,扶濟眾生困,神燈保平安,怕什么仙規重重法森嚴……”12月4日晚,紀念河北梆子《寶蓮燈》首演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四代演員同臺獻藝,再次演繹經典大戲。
12月4日晚,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河北日報記者曹錚
一部河北梆子紅遍全國四代演員接力薪火傳承
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出河北梆子《寶蓮燈》曾圈粉無數。這部戲在當年火遍大江南北。彼時,演員們不僅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各地巡演時更是場場爆滿。
“這部戲既有藝術高度,又能體現河北梆子特色;既有社會效益,又有市場收益;既堅持推陳出新,融合多個藝術門類,又接力傳幫帶,讓經典劇目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趙濤介紹,河北梆子《寶蓮燈》是在傳統劇目《劈山救母》的基礎上,借鑒舞劇《寶蓮燈》改編而成。該劇創排于1959年,1960年正式搬上舞臺,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也是劇院傳承比較好的一部戲,迄今為止已經演出1600余場。
12月4日晚,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河北日報記者曹錚攝
“1960年6月,河北梆子《寶蓮燈》在天津參加河北省第一屆青少年戲曲匯演,觀眾的反響太熱烈了。打那以后,我們又去福建、上海、南京、武漢、鄭州等好多地方演出,到哪都能掀起一股河北梆子熱。尤其在福建演出,每場都得有四五千名觀眾。”80歲的《寶蓮燈》第一代演員張志遠,至今記得這部大戲當年在全國巡演的火爆場景。當晚,他再次登臺,出演二郎神一角,扎實的唱功和表演博得了現場觀眾陣陣叫好聲和掌聲。
當天的演出中,第二代《寶蓮燈》圣母的扮演者王云菊,劉彥昌的扮演者、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劉鳳嶺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青年演員、第三代《寶蓮燈》圣母的扮演者蘇娜,沉香的扮演者于靜,二郎神的扮演者白七橋、何紅樂共同登臺,再現經典。
“60多年來,河北梆子《寶蓮燈》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演遍了大江南北,2012年榮獲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2013年開展‘全國巡演萬里行’活動,曾創造一場演出105余次掌聲的記錄。”趙濤介紹,這部戲培養造就了裴艷玲、齊花坦、田春鳥、周春山、張志遠、彭蕙蘅、王云菊、劉鳳嶺、邱瑞德、郝士超、于靜、孫娜、張警月、丁云飛等一大批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通過一代代老藝術家們的薪火相傳,現在第三代優秀的河北梆子演員們將這出經典大戲‘立’在了舞臺上。”
據悉,參加此次演出的還有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今年10月份新招的7名武戲學員,他們的年齡只有10到12歲,在經過不到兩個月的培訓后,首次登上舞臺。
12月4日晚,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河北日報記者曹錚攝
多項藝術創新造就經典“看家戲”
舞臺上,“仙配”一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紅綢翻飛間,三圣母翩翩起舞,氣質非凡,自帶仙氣,像極了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舞臺下,觀眾被這美輪美奐的表演深深吸引。
“十五年前登此峰,人正青春花正紅。此處得見圣母面,紅紗留詩情意濃。”劉鳳嶺高亢圓渾的唱腔如云遮月,一開嗓便贏得滿堂彩。
“這出劇目堅持了推陳出新的方針,是各個藝術門類高度綜合的結果。”趙濤介紹,該劇吸收了舞劇中的紅綢舞、扇子舞、孔雀舞表演,又從武術中化用了舞劍,音樂設計突破了傳統唱腔板式,吸收了昆曲及民歌旋律,使河北梆子的高亢悲壯中增添了纏綿、歡快的成分。同時,借鑒了贛劇的伴唱聲腔和表演,設置了河北梆子傳統戲所沒有的伴唱、主題歌。
同時,該劇的音樂設計突破了傳統唱腔板式,吸收了昆曲及民歌旋律,使河北梆子的高亢悲壯中增添了委婉纏綿、輕松歡快的成分。“戲中的唱腔有很多創新,有些地方沒有按照傳統的老板式演唱。比如劇中人物劉彥昌的唱腔,原來比較‘拖’,改編后進行了濃縮,旋律也有所加強。”此次演出中,扮演中年劉彥昌的劉鳳嶺是《寶蓮燈》第二代主力演員,他對該劇的創新如數家珍。
12月4日晚,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河北日報記者曹錚攝
“你看現在的頭飾‘文生巾’上面有繡花,非常美,以前可不是這樣。”演出前,劉鳳嶺在化妝間給記者講起了這部戲的服裝變化。“過去劉彥昌的服裝比較素,從1960年新創排開始,服裝就有了很大變化,根據人物不同的年齡段,設計了很多符合人物性格的服裝。”劉鳳嶺說道。
“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我幾乎每年都會演這出戲,但像今晚這樣能跟這么多前輩大家一起演出的機會太難得了。”第三代圣母扮演者、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蘇娜坦言,這部戲凝聚著幾代河北梆子藝術家的心血,要拿出最好的狀態把戲演好,才能不負藝術傳承。
據悉,為紀念河北梆子優秀保留劇目《寶蓮燈》首演60周年,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還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經典舞臺藝術片《寶蓮燈》賞析、青春版《寶蓮燈》演出、專家座談會、經典劇目進校園、圖片資料展等。河北經貿大學的師生觀看演出后,根據《寶蓮燈》的劇情和人物制作了繪本,未來將在中小學校開展繪本普及。演出當晚,河北梆子《寶蓮燈》首演60周年圖片展,在河北梆子劇院外同步展出。(河北日報記者曹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