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云,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客座教授,河北省中華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她畢業于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文化藝術管理研究生班。吳桂云主工文武老生,幼時跟隨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陳月樓先生練功習武生。1980年入黃驊縣國光河北梆子梆子劇團,與天津著名武生董長申先生學演了《柴桑關》飾周瑜、《挑滑車》飾高寵、《佘塘關》飾楊繼業、《夜奔》飾林沖、《穆柯寨》飾楊宗保、《殺廟》飾韓琦等。與大姐吳岱云學演了《同根異果》飾孫淑林(前青衣后老旦)、《斷橋》飾白素貞等。1995年在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工作期間由著名武生周仲春先生為其導演了河北梆子名劇《鐘馗》。1997年她調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向著名京劇老生徐寶忠先生學演了《南北合》飾楊延順、《長劍歌》飾辛棄疾、《殺廟》飾韓琦、《轅門斬子》飾楊延昭等,向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雷寶春先生學演了《斬唐丹》,向著名侯派花臉張志遠先生學演了《蘆花蕩》《李逵下山》等。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先生、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張惠云先生為師。她集老生、武生、花臉、旦角融一身,取眾家之長拓展自己的戲路。
她藝術視野開闊,不囿于門戶之見。因此在表演藝術上博眾家之風采。在注重戲曲傳統手法的同時與現代文化意識有機融合,強調以戲曲固有的表現手法和技法刻畫人物,力求做到“內重、外準”。所塑造的人物或大氣磅礴,或質樸雄渾。表演唱念并舉,張馳有度,激情四溢。表現情感,注重心理體驗,力求把握情感的細微之處,并通過嚴格的規范化的技法表現出來。她有一副訓練有素的好嗓子,唱功吃重的“老生戲”和做表繁難的“武生戲”以及旦角、架子花臉均能駕馭,形成了極富個人特色的表演風格。
曾榮獲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一等獎;主演《鐘馗》榮獲文化部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首批“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提名劇目”并參加文化部2008年北京奧運重大文藝演出;2010年攜《鐘馗》在全國巡回演出52場,每走一地都掀起一股河北梆子熱潮;1997年科特迪瓦總統貝迪埃先生訪華專門觀看了她演出的《鐘馗》,并親切接見給予了高度贊賞。2004年、2007年、2009年應邀攜《鐘馗》《長劍歌》《南北合》分別赴香港、澳門參加國慶慶典以及文化交流演出等活動均獲成功。2014年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為習近平主席和彭麗媛女士等各國領導人演出《鐘馗》片段。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和好評。2016年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專場文藝晚會上,主演《鐘馗》再次傾倒各國地方領導以及各界人士與觀眾。
其間多次參加央視“名家名段”、“九州大戲臺”“元宵晚會”等以及各省市大型晚會的錄制。她為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敬業精神屢次被拍攝為專題、紀錄片等。
其代表劇目有:《鐘馗》《長劍歌》《南北合》《貍貓換太子》《轅門斬子》《殺廟》《斬唐丹》等。